情报站
今夜,美国这个数据可能吓坏全球市场
爆表的美国通胀数据,或许马上再破记录了! 美国11月CPI数据即将于北京时间周五21:30发布,可能会给市场带来新的惊吓。 被称为“定盘价”的衍生品类工具的交易员们押注,11月份美国CPI同比将上涨6.9%,这将是近40年来的最高通胀水平。 今夜,美国这个数据可能吓坏全球市场目前美国CPI已经连续六个月达到或高于5%,10月CPI同比已经创下了31年新高,若11月通胀数据再度飙升,华盛顿和美联储很难做到“宠辱不惊”。 如果11月通胀数据真的攀升至6.9%高位,那么这将是自1980年代初罗纳德·里根 (Ronald Reagan) 担任总统以来的最高通胀率,也是目前大多数美国人见过的最高通胀率。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美国CPI数据公布前夕,美债收益率飙升可能提前触发警报。 01拜登政府成为“众矢之的”面对“越压越涨”的通胀水平,拜登政府的处理方式已经受到不少美国人的诟病。 处于冰点的民调支持率就足可证明,民众倾向于将高通胀的责任归咎于政府。而拜登政府为了挽救民众的信心,也采取了不少举措,但效果并不符合预期。 此前为了大宗商品源头控制住商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拜登政府联合多国抛储,当时油价不降反升。 声势浩大的“重建更好”法案,在民主党内部都还存在分歧。中间派人士认为这一数万亿美元的法案有可能会变成“重建赤字”并加速通胀,所以不愿意给予更多的支持,本月参议院也可能会进一步削减其开支。 这个观点也呼应了此前共和党的说法: 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担心消费者成本上升的时候,该计划将不必要地增加联邦赤字。 而如果11月通胀数据果真达到6.9%的高位,将是对拜登政府治理通胀举措的又一记重锤,这对他在明年11月的中期选举相当不利。 02美联储面临“信誉危机”面对高企的通胀水平,美联储终于放弃了此前一再坚持的“暂时性通胀”的说法,将加速taper提上了日程。 但是随着市场预估11月通胀率或创40年新高,美联储的立场可能又要发生变化。 如果美联储在下周的FOMC会议上宣布更激进地加速Taper,这将标志着主席鲍威尔带领下的美联储再一次出现重大政策转变。 而美联储也凭借一次次的“高买低卖”持续消耗着自身的信誉,并将自己处于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法国外贸银行美洲业务首席经济学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任内的国家经济委员会负责人Joseph LaVorgna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 美联储在几个月来称通胀是“暂时的”之后,现在正在犯高估其持续时间和在错误的时间收紧的错误。 所以,美联储“抗击通胀的角色”是否还能继续博得民众的信任,是一个未知数。 03“美联储Taper加速,明年3月加息”见闻昨天文章提及,巴克莱银行驻纽约的美国通胀交易主管Chris McReynolds表示,虽然有些人可能将会在看到11月CPI数据时感到“震惊”,但“我相信,金融界的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了通胀上行风险。” 纽约AmeriVet Securities利率主管Gregory Faranello表示,11月CPI数据“不必更大”,也会同样使得美联储继续加快taper步伐,并让投资者感到紧张。没有迹象表明通胀数据会在短期内显著下降。” 巴克莱银行继续认为美国明年第一季度的通胀风险偏向上行,并认为,近期强劲的CPI数据,以及11月非农就业报告表明美国经济比之前认为的更接近充分就业,应该足以促使美联储在12月会议上加速taper,并在明年3月首次加息。 此前,12月6日,华尔街日报通过分析美联储官员近期的采访和公开声明,刊文称,美联储内部将正计划在下周举行的FOMC会议上加速Taper进程,改为明年3月结束购债。值得一提的是,美联储历来有通过华尔街日报放风的传统。 在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师看来,相比奥密克戎,美联储才是美股最大威胁。因为美联储正准备以比许多投资者预期的更快的速度取消政策宽松,在过去几周,许多债券市场参与者已经开始为这种加速缩减定价,但鲍威尔没有被奥密克戎的增长风险所吓倒,这可能让一些人感到惊讶,从而导致风险资产大幅下跌。 04 这件事可能提前引爆市场 在11月美国CPI数据公布前夕,长端美债收益率再度飙升。 如果说本周的3年期美债拍卖表现出色(由于空头回补的激增),周三的10年期美债拍卖表现平平(尽管空头回补很明显),那么周四的30年期美债拍卖几乎是灾难性的: 拍卖以1.895%的高收益率定价,比发行时的1.863%高出3.2个基点,这比上月灾难性的高出5.2个基点要好,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月是空头受到严重挤压的一个月。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空头回补,周四的拍卖可能会比上月的拍卖糟糕得多。 最终投标倍数(bid-to-cover ratio)也很糟糕,仅为2.219,虽然高于上个月的2.202,但远低于2.290的六次拍卖平均水平,暗示30年期美债的市场需求降低。 当天,在灾难性的拍卖结果公布后不久,30年期美债收益率连续第二个月飙升。 可以肯定的是,即将公布的美国CPI数据是超长期美债买家需求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为如果11月通胀数据再度飙升,只会证实美联储的观点,即通胀不再被视为暂时性的,这将迫使美联储更快地结束taper,从而也会进一步引发债市买家减少购债。 在CPI数据公布之前,美债收益率飙升可能提前触发警报,它在告诉美联储:市场对其6个月后可能加息很不满;并明确表示,如果美联储真的放弃量化宽松并且随后加息的话,它不会再购买接近当前水平的美债。 有分析人士表示,准备好迎接未来几个月更加糟糕的拍卖,因为市场已经完全习惯于从美联储那里得到它想要的一切,而按照这个速度,市场也将会得到它想要的——另一次量化宽松,“只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直到股票下跌10%左右,届时鲍威尔才会认输”。
Shopwoon·2021-12-12
给你盘点全球跨境电商平台有哪些?
近几年,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迅猛,不少做跨境生意的企业赚的盆满钵满,跨境电商已然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随着中国对外贸易持续不断的增长,对外开放的步伐稳步向前迈进,跨境贸易, 进出口贸易,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跨境电商作为跨境生意的一个补充和延伸,也会持续发展。 跨境电商,是相对于国内电商而言的,一提到国内电商,我们都会想到淘宝、京东、拼多多、唯品会、抖音电商、快手电商等,跨境电商,可能很多人接触这个名词比较少,也不太清楚有哪些平台,那今天就为大家整理汇总一下跨境电商有哪些平台。 跨境电商平台: 1、Amazon(亚马逊) 亚马逊公司(Amazon,简称亚马逊;NASDAQ:AMZN),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位于华盛顿州的西雅图。是网络上最早开始经营电子商务的公司之一,亚马逊成立于1994年, 一开始只经营网络的书籍销售业务,现在则扩及了范围相当广的其他产品,已成为全球商品品种最多的网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企业。 亚马逊及其它销售商为客户提供数百万种独特的全新、翻新及二手商品,如图书、影视、音乐和游戏、数码下载、电子和电脑、家居园艺用品、玩具、婴幼儿用品、食品、服饰、鞋类和珠宝、健康和个人护理用品、体育及户外用品、玩具、汽车及工业产品等。 2、速卖通(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 全球速卖通 (英文名:AliExpress)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面向国际市场打造的跨境电商平台,被广大卖家称为“国际版淘宝”。全球速卖通面向海外买家客户,通过支付宝国际账户进行担保交易,并使用国际物流渠道运输发货,是全球第三大英文在线购物网站。 全球速卖通,成立于2010年,客户买家范围已经遍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速卖通覆盖3C、服装、家居、饰品等等共30个一级行业类目;其中优势行业主要有:服装服饰、手机通讯、鞋包、美容健康、珠宝手表、消费电子、电脑网络、家居、汽车摩托车配件、灯具等等。 3、Ebay(易贝) eBay (EBAY,中文电子湾、亿贝、易贝)是一个可让全球民众在网上买卖物品的线上拍卖及购物网站。ebay于1995年9月4日由Pierre Omidyar以Auctionweb的名称创立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荷塞。人们可以在ebay上通过网络出售商品。 4、Wish Wish由Peter Szulczewski(首席执行官)和Danny Zhang(CTO),前谷歌和雅虎程序员于2011年创建于美国硅谷。wish是全球第六大电子商务公司,资金超过10亿美元。 2018年,Wish累计向全球超过3.5亿的消费者供应了愈2亿款商品,月活跃用户超过9000万人,活跃商户有12.5万,日出货量峰值达到200万单,订单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全球各地区。 《2018年度全球APP下载量排行版》显示,Wish APP荣登2018年全球购物类App下载量排行榜榜首,安装量超过1.97亿。 5、敦煌网(DHgate) 敦煌网是全球领先的在线外贸交易平台。其CEO王树彤是中国最早的电子商务行动者之一。1999年参与创立卓越网并出任第一任CEO,2004年创立敦煌网。 敦煌网致力于帮助中国中小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走向全球市场,开辟一条全新的国际贸易通道,让在线交易不断的变得更加简单,更加安全、更加高效。 敦煌网是国内首个为中小企业提供B2B网上交易的网站。它采取佣金制,2019年2月20日起新卖家注册开始收取费用 ,只在买卖双方交易成功后收取费用。据Paypal交易平台数据显示,敦煌网是在线外贸交易额中亚太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六的电子商务网站,其在2011年的交易达到100亿规模。 6、Lazada(来赞达) Lazada(来赞达),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在线购物网站之一。获得德国创业孵化器RocketInternet桑威尔兄弟(SamwerBrothers)支持,Lazada的目标主要是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泰国用户。 Lazada集团自2016年起成为阿里巴巴集团东南亚旗舰电商平台。 Lazada目前可入驻的站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7、Shopee Shopee于2015年6月正式上线,之后一直保持迅猛发展,短短几个月Shopee已成为台湾地区移动购物App的第一名(在台湾叫“虾皮拍卖”)。 2016年1月份开始Shopee在深圳和香港设立办公室开展跨境业务,招募中国和香港的卖家到平台开店,以跨境B2C的模式销售到东南亚和台湾。 目前Shopee上的品类覆盖很全,由于平台上女性消费者居多,主要热卖的品类是美妆护理类、母婴类和时尚类。3C和家居类则在中国商户入驻后展现出很大的潜力。 8、Shopify Shopify是由Tobi Lütke创办的加拿大电子商务软件开发商,总部位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 Shopify是一站式SaaS模式的电商服务平台,为电商卖家提供搭建网店的技术和模版,管理全渠道的营销、售卖、支付、物流等服务。2015年Shopify在纽约与多伦多两地证券交易所上市。 降低小型商户在网店经营上的技术门槛,是 Shopify 最基础的业务。 商户注册账户,选择网站模版,上传商品并添加描述,设置价格和物流选项,添加收款方式,短时间内就能生成一个美观且可靠的独立站。 已有超过一百万家企业使用Shopify平台创建了在线店铺。 9、Magento Magento (麦进斗) 是一套专业开源的电子商务系统。Magento设计得非常灵活,具有模块化架构体系和功能。易于与第三方应用系统无缝集成。其面向企业级应用,可处理各方面的需求,以及建设一个多种用途和适用面的电子商务网站。 包括购物、航运、产品评论等等,充分利用开源的特性,提供代码库的开发,非常规范的标准,易于与第三方应用系统无缝集成。2011年三月获得EBAY战略投资。 10、Newegg 美国新蛋网于2001年成立,总部位于美国南加州洛杉矶。美国新蛋网是美国领先的电脑,消费电子,通讯产品的网上超市,美国新蛋网销售商品种类高达43,000种,是全美规模最大IT数码类网上零售商,也是全美客户满意度第一网上零售商,已成为美国10大网络销售商之一。 11、Joom Joom是一个全新的快速增长的移动端购物平台,主要以俄罗斯为主,于2016年6月份上线。2016年11月对华招商。 2017年7月份,Joom挺进了法国,英国和北欧市场,8月份Joom已经在爱尔兰,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启动了平台。 2018年的目标是俄罗斯、美国、欧盟总销量各占20%、30%、50%,并已划出3000万预算投放电视广告。 Joom在2017年实现了指数型增长,2017年11月的销售额是2016年的53倍。 截止2017年10月,单日平台销量已经超过300000个订单并持续高速增长,业务已经覆盖20多个国家。 12、woocommerce WooCommerce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在线商店构建器之一,WooCommerce拥有建立电子商务企业的所有功能,并且可以安装在任何自托管的WordPress网站上。WooCommerce为任何兼容的WordPress主题添加了基本的零售功能,但在线创业者也可以安装WooCommerce主题,充分利用该插件的许多功能来展示各种产品和服务 WooCommerce是WordPress的开源电子商务插件,它是为使用WordPress的小型或大型在线商人而设计的。WooCommerce于2011年9月27日发布,以其易于安装和定制以及免费的基础产品而迅速流行。WooCommerce可以将基本在线商店的所有基本功能添加到任何WordPress网站,并提供自定义商店外观和内容的选项,这些特性包括产品显示页面、购物车功能和多个支付网关。 13、Rumall 2016年5月,丰卖网俄罗斯站点(http://Rumall.com)进入试运营,2016年9月,丰卖网俄罗斯站点正式上线运营,该站点携手俄罗斯本土B2C电商巨头Ulmart和最大搜索引擎Yandex及旗下俄最大购物比价网站Yandex Market,依托顺丰的国际物流服务优势,联合俄罗斯本土优秀物流企业,通过顺丰国际跨境专机及海外仓,为国内跨境电商卖家拓展俄罗斯中高端网购消费者市场保驾护航。 14、Souq Souq电商平台由叙利亚人Ronaldo Mouchawar在2006年创立,其总部位于阿联酋,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它于2017年被亚马逊以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Souq拥有超过31个类目、840多万SKU,主要涵盖了电子产品、潮流服饰、家居用品、手表香水等。 Souq是中东本土最大电商平台,成立于2005年,总部在迪拜,目前有四个站点分别是迪拜、沙特、埃及、科威特。主要销售电子产品、数码3C、家居厨具、宝宝婴儿用品以及玩具等等。 15、Rakuten 创办于1997年,目前已成为日本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市值达到135亿美元,年营收超过40亿美元。乐天也是全球最大的网络公司之一。在美国市场,乐天斥资2.5亿美元收购了http://Buy.com,在2013年公司更名为“乐天购物”(http://Rakuten.com Shopping)。乐天购物聚集了3000卖家,超过8000万客户和2300万产品。客户群年龄在25和54之间,男性和女性各占一半。http://Rakuten.com最初专门从事计算机及电子产品,但它现在提供体育用品,健康和美容,家居和园艺,珠宝和玩具等。 “打败亚马逊”是日本乐天的创始人三木谷浩史的宏远志向,由于在日本国内市场渗透已达到饱和,想在日本本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已经变得艰难,走向国际化是乐天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近些年来,乐天海外市场动作频频,其从物流、支付、渠道、投资等全方位布局,势力范围遍及亚洲,欧洲和美洲。因此对跨境电商和品牌商来说,乐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在线大卖场。 16、Jumia Jumia是非洲第一大电子零售商。旗下有酒店、旅游、生鲜、电商、租车、物流、安保等诸多产业链。 Jumia Maketplace 足迹遍布23个非洲国家,其中在埃及是唯一一家拿到国家电商牌照的平台。 Jumia还是除了亚马逊、京东之外,目前全世界第三家拥有自己末端物流派送的电商企业。 非洲有8.2亿消费者市场,Jumia的网购用户占有率达60%。 截至2016年,Jumia在非洲23个国家拥有126个业务,覆盖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 90%和300万个客户。 2016年,Jumia成为大陆第一只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 截至2017年,在23个非洲国家开展的活动共有126个网站。 17、Gmarket Gmarket是韩国最大的综合购物网站,在韩国在线零售市场中的商品销售总值方面排名第一,主要销售书籍、MP3、化妆品、电脑、家电、衣服等。 2010年5月7日ebay公司宣布,将于韩国电子商务公司Gmarket组建合资公司,ebay出资1000万美元。合资公司将帮助Gmarket开拓日本与新加坡市场。新公司成立后ebay持有49%的股份,而Gmarket公司创始人young Bae Ku持有51%股份,双方大约各出资1000万美元。 随着中国市场不断开放,作为亚洲最大货源批发网的Gmarket与中国代购NO.1网站GOU4U进行全面合作。让中国消费者在中国当地即能享受韩国式淘宝生活。 18、Priceminister Priceminister(法国乐天)成立于2000年8月,是法国电商平台,主营3C、Fashion及家居等品类,该公司最初位于巴黎,其前身是一家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的齐柏林工厂。PriceMinister公司于2010年6月被日本电商平台乐天(Rakuten)收购,在2018年3月,PriceMinister正式更名为Rakuten France(乐天法国站)。拥有超1/3的法国活跃用户、2200万会员+,网购人数超3800万+,日均浏览量1700万+,月成交量900万单+,普遍毛利较高,平台平均毛利达到50%左右。主营品类:服装、3C类产品为主,家居、玩具、汽配、运动等,其中优势品类有3C、服装和家居。 19、沃尔玛(walmart) 作为全球最大的实体零售商,沃尔玛近年来不断布局全球电商,进行了许多战略性收购,同时也推出会员制等营销活动,而这些投资也陆续开始得到了回报。 目前沃尔玛的电商网站每个月大约有近1.1亿人次访问。早前沃尔玛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也显示其电商销售额增长40%,保持了第一季度33%的增长趋势。此外,受网上购物和杂货业务猛增的推动,沃尔玛股价大涨,至99.08美元,几乎能够与亚马逊抗衡。 这一强劲的线上增长势头加上沃尔玛自身强大的实体零售实力,让不少卖家将目光转向沃尔玛。 20、Qoo10 Qoo10(趣天网)是新加坡第一大电商平台,发源于韩国,是韩国Giosis Gmarket和eBay合作的产品。该平台以廉价商品出名,平台商品种类繁多,包括了各种电子配件、服装、食品甚至门票,可谓新加坡版的淘宝。该公司已在日本和新加坡等5个国家运营了7个购物网站平台。 以上就是我整理总结的20大主流的跨境电商平台,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平台,找准自己的客户群体,以及主营类目。跨境电商虽说是风口上的行业,资本界的宠儿,很多人都赚的盆满钵满,但是也无法保证人人都能做成功,还是要慎重考虑,自己能投入多少钱,多少时间,能承担多大的风险,毕竟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然后还得学习专业的跨境电商知识,没有基础知识,就入场搏杀,那只有挨揍的份,到时肯定亏得血本无归。还是那句话,生意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Shopwoon·2021-12-12
备战2022:跨境卖家应关注的电商数据及趋势
不管是因为疫情催化、技术推进还是商业模式自然发展,消费线上化、电商化已经成为了不可扭转的趋势。如下图所示,从2015年开始,电商行业发展的增速不断拔高: 疫情期间,不少品牌开始布局线上销售。即使在疫情高峰期后,这些品牌仍未抛下线上业务。根据Statista所提供数据(下图),疫情前、疫情高峰及现阶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及德国电商销售额在零售业务销售额中的占比如下: 移动电商 移动电商是2022年绕不开的趋势。根据Statista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保有量的提高以及手机端购物的普及,预计到今年年底,移动电商在美国电商市场中的份额占比将达到53.9%,已然过半。另外,Emarketer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超过50%的购买行为将由智能手机端完成。 若卖家有涉及移动电商,卖家的店铺是否有针对AMP的优化?若没有,则需要将其尽早提上日程。因为在移动端,“速度”意味着消费者满意度。根据爱立信的研究(下图)显示,人们使用智能手机时的认知功能和反应与观看一部恐怖电影或解决一道数学题的水平相同。移动端响应速度慢,给受访群众带来的压力水平,与观看恐怖电影或解决数学问题相当。若如果移动端相应太慢,消费者流出销售漏斗的可能性较大。 多样的支付方式 细节决定消费者购物体验,而支付方式的多样性就是其中之一。目前,除了信用卡、银行转账、PayPal等付款外,分期付款使用率同样在上升。支付是整个购物过程中的最后一步,若卖家所提供的支付方式与消费者偏好相差甚远,用户的结账率将下跌。因此,建议卖家接入主流、多样的支付方式,供消费者选择。 社媒电商 社媒电商,一般是独立站品牌会用的渠道,高转化率之下,也能为消费者带来购物闭环的消费体验——寻找产品、做出决定及下单结账都能在一个社媒平台上(如Facebook、Instagram、Pinterest、TikTok)完成。通过这一渠道,消费者能在购买产品之前直观了解他人对产品的评价,甚至能直接与卖家及品牌方取得联系。对卖家而言,依托于社媒电商的卖家,能进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创造故事及品牌氛围感,唤起消费者品牌情感,并获得有价值的品牌反馈。 在社媒电商渠道,优质产品feed是吸引用户眼球的关键点之一。卖家可以通过以下渠道优化产品feed: ·产品feed内需包含产品详尽信息、规格,并以正确的顺序及描述方式展示; ·产品feed需与其他渠道(特别是品牌官网)信息相匹配;·产品图片及照片需针对渠道及广告受众进行优化;·产品标题需简明扼要;·产品标价需与品牌网站价格一致,且必须是销售市场流通的货币单位。全渠道及超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所谓“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仪/习惯的购物渠道。社媒电商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他们会从其他消费渠道“消失”。因此,全渠道销售环境是卖家应当适时进行的战略布局——渠道越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的触点就更多。 全渠道销售,能为卖家积累更多客源信息,客源信息在后续也能成为卖家及品牌进行推广时的可靠资本。可有预见的是,独立站趋势之下,如何为消费者提供超个性化的体验,将成卖家成布局重点——毕竟消费者不喜欢被泛泛对待,能根据他们需求优化推广及服务才更可能“俘获芳心”。 Cookie本身并不是一种趋势,只是用户数据处理的一部分。但是卖家,尤其是独立站卖家,可以通过cookie,向消费者征求是否可以对部分(个人)信息进行处理,以此向消费者展示对其隐私的尊重,并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这样一来,还可以为品牌建立良好声誉,打造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长期关系。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这一词在近几年可以称得上是老生长谈。部分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者,对在生产、包装和交付过程践行可持续发展路线的产品更感兴趣——根据2021年欧洲电子商务报告(European E-commerce report 2021)显示,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以可持续方式生产和交付的产品。这项涵盖欧洲所有国家的报告显示,可持续发展已成趋势,但因其需要消费者额外支付相关费用,不同地区消费者对这一形式有着或高或低的接受度:欧洲西部和北部的高人均GDP国家消费者更愿意为可持续产品支付额外费用,而其他人均GDP较低的国家/地区意愿度则更低。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支持可持续性电商的消费者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可持续性”这一词,对大部分消费者都有着不小的消费吸引力。 POAS(广告支出利润)VS ROAS(广告支出回报率)ROAS是营销人员衡量广告收支平衡的指标之一,但ROAS并不提供包括利润率、固定成本、支付费用、运输成本等在内的相关指标。这时,卖家/营销人员就可以使用POAS(广告支出利润)来代替ROAS。POAS=渠道(包括Instagram、Facebook以及TikTok等)毛利润➗广告支出,若结果大于1,则证明该则广告是有利可图的。一般而言,广告竞价策略都是跟着ROAS指标走的,但单价高、利润率低的产品也有可能会有高ROAS。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些成本较低、利润较高的产品推广时使用POAS衡量指标,将为卖家展示更透明的指标情况,能更好地指导卖家进行投标。 直播购物及可视化电商 直播购物及可视化电商,指的都是将产品动态的展示给消费者。依托于社媒平台的直播购物其实算是社媒电商的一部分。其原理是让消费者与卖家或KOL(作为品牌推广大使)在直播间互动,由直播人员展示产品、其设计和功能,消费者可以实时提问,并在直播间提供产品的购买链接。直播购物的方式在中国大火,其他市场也多有接入,预计到2022年上半年,这一趋势将被推到新高度。 相较于直播电商,可视化电商在落地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在可视化电商环境中,可以实现产品3D效果可视化。尤其是在衣服、帽子、眼镜等服装配饰品类,可视化电商能为消费者带来“试穿”效果,或能成为其下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技术实现难度等原因,可视化电商应该会出现在在社交媒体(如TikTok)平台或由独立站品牌设计和编程的APP中。
Shopwoon·2021-12-01
销量暴涨250%!植物照明“火势”越烧越旺!卖家可布局优势赛道
小编最近有发现了一个品类十分火爆,由于近两年全球植物照明市场的不断发展,LED植物照明在半导体照明领域表现十分之突出。基于LED植物照明的诸多优势,整个跨境行业也参与了探索。 在全球对于植物照明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的带动下,LED照明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各家企业都开始酝酿加速进入这个潜力市场,都想着赶上这波机会,都不想错过这一红利市场。植物照明究竟是真热还是虚火?由于全球疫情发不断反复,从某种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供应链运输和粮食安全的担忧,同时,由于世界人口长期增长与耕地有限的矛盾之上,农业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再说一点,由于在北美工业大麻合法化持续推进,也促进了植物照明爆发式增长,需求极大。去年全球植物照明市场规模将超过30亿美元,其中我国LED植物照明出口超过了5亿美元,同比增长426.3%。截至2021年,LED植物照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从需求来看,预计未来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植物照明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产业,跨越照明、植物学和农学领域,有兴趣的跨境卖家还是需要多学科合作、产学研合作,做好功课再进行布局。植物照明还有何用武之地? 随着植物照明能耗的不断扩大,也对传统的农业照明技术提出了新的冲击。 LED作为一种新型光源,除了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外,与荧光灯等人工光源相比,还具有光强可调、光质可调、单位面积产量高等特点。相比传统的农业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将LED应用于植物栽培领域。据小编了解,目前全球多个国家都在使用LED植物照明,全球需求量不断增加。其中,用于植物组培、叶菜类栽培、植物工厂、苗木工厂、食用菌和海藻工厂、农作物、植物检疫、花卉种植等领域已得到应用。主要的植物照明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垂直农业应用——植物工厂、玻璃温室种植工厂、移动植物工厂、温室等场所。植物工厂可将种植时间缩短2/3,垂直布局可建十层以上,同等土地面积的生产能力是土地的40-100倍以上。某种程度上,植物照明的应用范围很广,未来全球市场前景看好,市场竞争也“开始”了。那么,究竟跨境卖家们能够赶上市场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目前,随着北美特种经济作物合法商业化、疫情推动全球对粮食危机等因素的认识,植物照明可以间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缓解耕地红线压力。植物照明有望成为LED应用的重要增长点。目前已有多家公司技术储备和植物、珍珠、灯饰产品,目前正在开拓国内外市场,并储备了客户资源。植物照明领域前景的确是不错,但想要布局的跨境卖家也必须面临当前植物照明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低、市场规模扩大困难等挑战;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缺乏对光配方、轻分子制剂的研究,基础研究停留在宏观层面。现阶段卖家们还是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具体布局,加强基础研究、技术进行突破、降低成本、加强推广和建立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及其有必要。
Shopwoon·2021-11-21
突发:海关扣留,货中不得含有新疆棉!跨境电商平台也禁售?
一直以来,美国民主党比共和党更“阴”,桌上一团和气,桌下暗自“插刀”。《拜登向左,特朗普向右,跨境电商的新风险和新机会 》,民主党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方面,看起来比共和党更开明,更好说话。 实际上,它擅长走迂回路线,一边高举“人权”大旗进行政治打压,一边又能顺带性地击中对方“经济七寸”。因此,相比共和总统特朗普,作为民主党总统的拜登,身段更软,手段更巧,特别更擅长于纵横捭阖,联合盟友来对付我们。 这些年来,特朗普直来直去,大搞贸易战,如同公牛冲进瓷器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仅收效甚微,还惹恼了铁杆老盟友——欧盟。然而,拜登上台后,对贸易对垒轻描淡写,而将重心放在操控“地区议题”和“新疆棉花”事件上,一下子将欧盟各国团结过来,联合起来打压我们。 在这一大背景下,瑞典快时尚品牌H&M近日突然发难,抵制新疆棉花,终止与使用新疆棉花的服装企业合作。 接着,优衣库、耐克、 GAP、New Balance、安德玛等国际品牌也表示“不用新疆棉花”。值得注意的是,它们抵制的不仅是新疆棉花原料,还包括含有新疆棉花成分的纺织品、服装。 这样一来,打击面就很大了,对外贸和跨境电商都形成了很大影响。近日以来,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纺织、服装外贸公司都收到了美国采购商的通知,要求他们“不要用新疆棉花”,其订单中的服装、纺织品不得含有“任何新疆棉花的成分”。 一位外贸出口商透露,美国采购商要求签订“承诺不使用新疆棉”的协议,否则可能取消订单。一时间,许多纺织、服装出口公司风声鹤唳,反复叮嘱业务员“报价要基于BCI棉花,不要使用新疆棉”! 与此同时,一些货代公司纷纷向外贸公司强调:“ 请务必保证贵司产品不含棉,如有,请尽快告知”。这是因为含有新疆棉花的商品在清关时,可能会被扣押或遭遇刁难。 一位外贸人证实了这一情况。他表示,客人的其他供应商货都到港口了,因提供不出非新疆棉的溯源文件就不让清关。 如今,棉花及制品似乎成了危险品和违禁品。为了确保所进口的商品中不含有新疆棉,欧美进口商苛刻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们要求,中国出口商每次出货时要提供各种文件,以实现原材料的严格溯源。 要求提供的文件包括原产地证书、生产货物的工厂地址、卖家自我保证出口产品不含新疆棉花的声明、棉花原丝采购订单及发票、棉线采购订单及发票、棉布采购订单及发票等。如此严苛细致,从原丝到棉布的采购订单到付款凭证,一个不落,从源头上杜绝新疆棉花。 不仅传统的B2B外贸采购商如此,甚至一些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也将新疆棉花视为“洪水猛兽”。 据跨境工厂佬儿爆料称, 美国知名家居电商平台Wayfiar通知卖家,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强迫劳动,要求卖家澄清其供应链关系。基本意思是,让卖家避开与新疆棉花相关的供应商和产品。  一位分析人士称,Wayfiar平台发出这一禁令,也可能带动其他电商平台效仿。那么,美国进口商和电商平台,为什么如此“畏惧”我们的棉花呢? 这是因为,含有新疆棉花成分的服装和纺织品,可能会被美国入境口岸扣押,甚至没收。实际上,在去年9月,就传出消息美国计划颁布“新疆棉花禁令”。 12月2日,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正式宣布禁令,要求所有入境口岸扣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产的棉花产品和任何类似产品。只有进口商能够证明这些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强制劳动”,才可放行。(信息源:观察者网) 今年1月,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已经扣留了43批含有新疆制品的货物,总值超过200万美元。与此同时,美国海关边境要求,发往美国的货物,外箱与产品必须标明“Made in China”,以供区别。 这样一来,闷声做生意的美国广大进口商定然噤若寒蝉,只有照办。然而,新疆棉花产量非常庞大,已占中国总产量巨大份额,且融入到全球纺织、服装的供应链中。如果要从让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完全杜绝含有该生产源的产品,在供应链上进行完全切割,是非常难的。 因此,美国海关的这一限制措施,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中国纺织品外贸和跨境电商出口。西方为何要拿棉花说事? 欧美抵制新疆棉花的理由是“强制劳动”。实际上,这一理由站不住脚。早在2018年,北疆几乎100%实现了机械化采摘,南疆的机械化比例也不断提高。 随着种植成本下降,棉农收入的提高,整个新疆的棉花机械化程度和产量都会提高。在此情况下,“强迫劳动”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我们看到一个纪录片,讲的是河南很多农民主动赶往2000多公里之外的新疆采摘棉花。这些农民很高兴,也很积极,“因为三个月能赚一年的钱”。 因此,“强迫劳动”是欧美打压中国纺织业的出口业的一大借口。赤裸裸打贸易战,行不通了,因此采用迂回道路,利用“地方议题”来实现政治目的、经济目的。(撰稿与来源:Andy)
Shopwoon·2021-04-25
知识点:PayPal账户须知“风控审核&资金冻结政策”
随着近几年独立站市场的走红,以及平台电商规则的收紧,经营环境的变化使独立站成为了跨境卖家的必要选择。而布局独立站通常有三个重要节点,即:建站、引流、收款。对于卖家而言,近两年随着SAAS建站系统技术层面的突破,几分钟之内就可以搭建好独立站;推广引流也可以通过Facebook、Google等社交媒体来形成自己的一套打法;而作为跨境电商独立站的最后一环,收款必然是重中之重,也是众多独立站卖家的“心头病”,因为谁也不想自己的业绩在收款环节上打水漂。而PayPal作为跨境贸易的主要收款方式之一,也成为了独立站卖家首选的收款通道。今天我们主要来讲讲,通过PayPal收款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风险、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一:首先我们注册PayPal账户后,要进行认证,为什么要做认证呢?影响1:不做认证的话,每个月提现将限额10万美金。影响2:不做认证的话,PayPal风控系统会把账号标注为高风险账号,可能会触发PayPal审核机制,甚至会被永久冻结账户。所以强烈建议去认证账号,认证流程如图所示: Ps:认证银行卡时,不一定非得是公司的信用卡,账户持有人的信用卡也可以。其中认证银行卡方式二里的“生成代码”中提到的4位数的验证码,会在下一个月的银行账单上体现出来。二:为什么我的PayPal账户都已经认证完了,收款还是会被冻结?所有的新账户都会被做出冻结这一动作,就是PayPal为了防止商家不发货、发假货、虚拟发货,要确保商家账户里的资金可以应对后续买家撤单退款的金额。Ps:如果收到钱之后不去操作账户,那21天后会自动解冻(是一笔一笔资金逐渐解冻,而不是统一解冻)。三:除了等到21天还有其他办法解冻吗?方法1:买家账户里会有一个“确认收货”的按钮,买家点击后就会解冻相应的资金。方法2:在每笔交易后,发了货马上去上传单号,很多物流通道都有同步订单的功能。当PayPal那边查询到相应的物流单号,发现这个订单已经妥投后,在第二天就可以解冻资金。另外新账户在前一个月内,如果表现都是良好的,没有太多的退单,基本在一个月后就会取消掉冻结资金的这些操作,也就是说钱都是即时到账了。所以新账号在一开始的运营当中,要有一个严格的把控。四:买家付款后,申请退款怎么办?21天内,买卖双方都可以协商沟通,若双方都没有升级事件的话,则退款争议自动结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若沟通不成则可以把争议升级为补偿申请,然后PayPal就会介入(买卖双方需要取证,提供材料),将由PayPal做最后判断。五:PayPal触发审核限制,分为几个等级?等级1:账户不受任何限制,能收款、能付款,但是会在通知栏收到一个警告,需要提供材料申诉。等级2:账户被限制提现,不能付款出去,但是能收款进来。等级3:不能收款也不能付款,但是其他操作可以操作。等级4:180内永久冻结,在这个阶段,哪怕提供材料证明自己是无辜的机会都没有。六:哪几种情况可能会触发审核?(1)欺诈风险审核:指PayPal怀疑你是虚拟身份注册,并且收了钱不发货、收了钱发假货。(2)信用风险审核:比如你收了一百万美金,但是你这边库存不足以应对这一百万的收款,所以要冻结一部分资金,确保后续可以做出应对。PayPal会先发邮件给你进行沟通,然后会发出警告进行限制(能收款但是不能提现),提供供货商及库存的信息,以及进货凭证。(3)品牌风险审核:比如侵权(产品描述、图片设计)、违禁品、被投诉(触发品牌风险最大可能性)。Ps:解决品牌风险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提供品牌授权书;另一种则是在没有很严重的情况下,把之前侵权的产品全部下架,然后再回复PayPal,这样的话后面就还有可能继续使用这个PayPal账号。七:被限制后需要提供哪些资料呢?如何减少被审核的可能性? Ps:由于PayPal的规则和条款时常会有一些变动,所以各位如果碰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可以通过PayPal官网,联系客服进行解决。
Shopwoon·2021-04-25
美国疯狂收割全球,为什么唯独割不动中国?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正式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美元换黄金的通道被关闭。以此为标志,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随后,美国与沙特系海湾国家达成合作,将美元与石油这个工业之母绑定,由此,金本位被美元取代,后者成为全球通行的世界货币。 美国疯狂收割全球,为什么唯独割不动中国?这是人类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这天起,一个真正的金融帝国诞生了,整个人类都被纳入到美国的金融体系,一个单一国家印刷的钞票,成为全球通行的财富等价物。 而随着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一种新的财富掠夺方式应运而生。在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之前,一个国家要从外获取财富的手段只有两个,要么用黄金去交换,要么发动战争掠夺。但全球金银的总量是相对有限的,不可能骤然扩大;战争这玩意成本和风险又太高,所以这种传统掠夺方式,应用起来非常困难,受很多因素制约。 但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后,对美国来说,它获得了一种新的财富掠夺方式方式——它可以通过滥发货币,用自家的绿纸,轻而易举的去换取别国人民辛苦创造的财富。这简直不要太爽! 不过,这也不是说美元就能无底线的滥发——毕竟美元本质上是一种信用货币,如果不加收敛的持续滥发,就算有超级大国的强大实力支撑,美元信用也迟早会被败光。 不能持续滥发,但美国必须不断收割全球——毕竟这种赚钱方式来容易了,搁谁都忍不住。 这就形成了矛盾。那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很简单,通过制造美元潮汐,来剪全球的羊毛。 通过下面美元指数40年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到,美元基本是十年下降周期,六年上升周期。 美国疯狂收割全球,为什么唯独割不动中国?美元指数走势的指向,就是国际资本(全球美元)的流动方向,走低相当于开闸放水,走高相当于关闸减少流动性。这每次高低起伏的过程,就意味着剪羊毛的过程。 剪羊毛是通过资本快速流动实现的。快速流动带来的最大危害是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土地、工业产能和基础设施代表的财富不会也不可能迁移,但是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被要求门户大开之后,会被美元资本杀回马枪逢低收割。 具体来说,每当一个周期开始时,美联储就开始降息扩表,释放大量流动性。这些被释放出来的流动性,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投资回报率高的地方,然后一窝蜂地冲进去。 那么,什么地方投资回报率高?肯定不是美国这些西方国家。毕竟这些国家已经高度发达,经济增长率自然很低,流动性呆在那里,赚不到太多钱。 而那些新兴国家就不一样了。这些国家正在迈入工业化,经济潜力巨大,而且由于是后发国家,所以普遍缺乏资本积累,急需外来资金注入。 这下双方就一拍即合。外来资本进入新兴国家,大家一起发展经济,过程中前者收获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后者则利用前者来发展经济。 但这个过程中也有隐忧——被投资国家的金融资产价格和外债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大幅抬升。 当然,如果经济能够一直持续快速发展下去,这倒也没什么——只要经济快速增长,大量新增财富被源源不断的创造出来,金融资产——比如原先看起来高昂的房价、股价就会变得合理,前期欠下的外债,也可以被出口获得的外汇增量抹平。 但问题是,美国不会给你这样的机会。因为你经济增长再快,也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中间会面临各种波折;而资本的注入却可以迅速实现,二者之间一般会存在一个时间差。所以当美国释放流动性几年后,很多新兴国家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金融和各种资产在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下,已经进入了相对的高点。中短期内进一步向上的空间不足,向下的空间倒是挺大。 这时候美国就开始收网了。而收网的办法,就是加息缩表,收缩流动性。 随着美国加息和流动性收缩,一方面意味全球美元会受高利率诱惑回流美国;另一方面加息和流动性收缩,也会抑制全球消费——毕竟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且其政策对全球,尤其是西方都有带动效应。这意味着那些靠生产出口赚钱的新兴国家,瞬间会面临市场消失的困境。如果更狠一点,美国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政治和军事霸权,针对其前期流动性注入的目的国,制造点混乱和恐慌,加速资本外逃、回流。 资本一旦出逃,那些新兴国家被炒到高位的股市和房市(毕竟这两个市场的价格更多地反映的是经济增长或通货膨胀预期),其价格将无以为继,继而暴跌;那些实体行业的优质资产,也因为全球,尤其是美国消费市场的萎缩,而陷入摊子铺开后,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的困境。而最狠的,是资本的瞬间出逃,会迅速消耗掉新兴国家的外汇储备。一旦外汇枯竭,国家手里没了美元,就没法再开展国际贸易——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这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基本瘫痪,各类资产就会加速暴跌,形成经济危机乃至社会危机。 这时候怎么办?只能借钱来救命。这时候,美国再次出马,通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这些国家借款,而作为交换条件,则是要求消减政府开支,提高税收,货币贬值,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各种条件——总而言之就是打开大门。 新兴国家这时候别无选择。只能咬牙答应,而一答应,华尔街就会冲进来,用低价抄底新兴国家的各种优质资产——比如天然气,自来水,铁路,通信,电力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各种矿产资源,或者各种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取得他们的控股权。 等这些都完毕了,新兴国家的危机也就解除。但这种解除只是表面的,他们的大量财富和优质资产,已经在此过程中转移到了美国资本手里。所以接下来他们要么就是一蹶不振;要么就是加剧内卷,努力创造出更多财富,以便在给美国股东交完利润后,还能有些剩的残羹冷炙可以留下。 等这一切都搞定。一个周期就宣告结束,美国开始新的周期——重新释放流动性,培养下一个棒槌,等待时机成熟再次收割。 拉美、日本、韩国、东南亚,过去这几十年,这些国家和地区都被美国用美元潮汐成功收割。而美国也就是凭着这个收割大法,源源不断的让全球给自己打工,稳坐全球第一大国宝座。 这个办法,美国屡试不爽。但唯一在中国身上失效。 美国疯狂收割全球,为什么唯独割不动中国?这也是美国今天形成重大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美国利用金融霸权收割全球,让全世界给它当打工仔,这个过程中制造业自然就逐渐空心化——你不让新兴国家发展制造业,他们怎么有钱给你收割?而你美国自己不产业外流,他们哪有机会发展制造业? 美国之所以在产业空心化的同时,依然能活得这么逍遥这么爽,很大原因是因为它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把新兴国家收割一通。可轮到中国头上时,这一套流程就失效了——中国虽然也给美国打工,但就是不让美国收割。 这就很麻烦了。不收割中国优质资产,光靠美资在中国老老实实投资办企业赚的那点钱,是抹不平美国滥发的流动性的——毕竟这钱来的太慢,而且收益大部分被中国自己拿了去搞自家社会主义建设。或者说,就这种正常赚钱方式,根本不足以满足美国人民己骄奢淫逸的享受需求。 那怎么办?只好滥发更多货币来苟延残喘——反正中国人虽然不让美国收割,但给美国打工换美元的买卖还是做的。 可这么老滥发,却始终搞不到优质资产来对冲,债务就会越积越高,股市泡沫也越来越大,终有一天,会形成瀑布,搞出大萧条,美元信用也会受到致命打击。 这就是过去十多年美国的困境。也是美国对中国打压越来越狠,越来越想把产业链转移出中国的重要原因——丫的中国这家伙老子收割不了! 那么,为什么偏偏中国收割不了?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中国始终不允许资本自由流动 在金融政策方面,有个著名的“不可能三角”,既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也不可能兼得,最多只能取其二。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可能三角,这个逻辑就太复杂,可以写浩大一篇文章,我们这里没必要详述。反正大家只要知道,中国选择了维护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而放弃了资本自由流动。外汇进出中国,都是要受管制的(比如现在个体自然人的每年换汇额度就只有五万美元) 鉴于资本不能自由流动,资本进出自然就会受影响。首先热钱想通过快进快出来迅速收割中国,这种手法难度就非常大。而且还有一个问题,你大钱冲进来,就算成功割到了羊毛,想出去也非常困难——最后只能留下来老老实实建设社会主义。 说白了,鉴于资本不能自由流动,所以海外资本想通过投机收割这种断子绝孙的方法在中国搞钱,是很困难的。它们想在中国获利,只有一种方式,就是老老实实投资做生意——这种合理合法方式赚到的钱,中国才会允许你想带走就带走。 但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很明显,中国在“不可能三角”中舍资本自由流动,保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做法,更有利于后发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稳健发展。为什么在过去几十年,其他后发国家都没有采取,而唯独中国采取。又或者说,为什么美国会允许中国在不开放金融市场的条件下,依然允许它参与到自己主导的全球化进程;而其他国家就没法得到美国的允许? 这其实是和中国的特殊性有关。 首先,中国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大国。独立主权,意味着中国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政策方针——像日本、韩国这帮美国小弟,它就是想,后面的美国太上皇也不允许,直接政治施压,就可以逼它妥协。 此外,中国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地缘大国,受外部干扰的影响较小——有些小国,它如果不从,美国稍微制造点事端,就可以引发恐慌,进而造成它的经济陷入困境。而中国这种大国,一般的动静,对其经济发展的冲击是很小的——像八十年代中越断断续续在边境打了十年,结果越南被拖的啥也干不了,整个国家都不得不围着战争指挥棒转;中国这边除了广西和云南边境,其他地方屁事没有,该发展就发展。 当然,中国再大,大不过美国。美国如果非要制造出让中国不可安生的大动静,那依然是做得到的。但如果真这样,美国也会受较大影响,甚至会导致美国的整个国家战略都发生改变。单单只为一个资本自由流动,居然折腾出这么大动静,这对美国来说也实在有些犯不着——何况真搞到这一步,中美两国也没法再安生做生意了。 其次,中国长期坚持自力更生,有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所以对外资的需求并没有一般后发国家那么大。 像很多后发国家,他们工业体系就是在美国资本一手催化下发展起来。而中国不同,中国有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有大量熟练的产业工人;这种特点,决定了中国固然需要外资,但至少在依赖程度上,比那些后发小国要轻很多。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改革开放后外资的来源构成就可见一斑。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外资的头号来源居然只是香港、台湾这两个小地区而已。这么小的地区,能有多大的资本量?可就是这么点资本量,依然把中国的出口贸易给带动了起来。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中国其实本身就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落后归落后,但是底子是扎实的。所以它的建设,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比一般的后发国家其实要小得多。 这一点很重要。既然依赖程度没那么大,那中国就可以对海外资本进行筛选——认真做生意的欢迎,但一些游资和投机资本,中国有底气选择拒绝。 再次,中国是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治上美国无从渗透。一般的后发国家,都是采用分权制衡的西式民主制度。这种制度下,国内政治斗争很容易被外部利用和操纵,进而迫使政治家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屈从于美国的利益诉求——哪怕这种诉求对国家有害。 而中国采取中央集权制,整个政权从上到下,对外都是铁板一块。这种体制下,用勾连外国的方式谋取私利是最大的政治禁忌,谁敢这么玩,立刻会被整个体制剿杀。这种情况下,美国对中国政治渗透非常困难,体制外找些买办汉奸当吹鼓手可以,但体制内,他根本不可能找到够分量的代理人。 最后,中国工业竞争力太强。虽然中国不允许资本自由进出,不开放金融市场;但在实业方面,中国却一向是大门敞开,欢迎外部资本投资的。 当然,所有后发国家都欢迎外资投资制造业。但问题是,他们的竞争力跟中国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中国的基础设施、政府服务、工人水平等等,都比一般国家高了N个档次。而且中国还利用发展带来的成果,将上述优势不断强化,并利用工业体量、产业集权带来的规模优势,不断压缩成本,始终维持自己的比较优势。 这意味着在中国办企业做生意,美国资本所获得的利润,要远超其他后发国家。 毕竟不是所有美国资本都是搞投机的。还有大量的产业资本是通过老老实实办企业和做生意来获利。中国制造业的超强竞争力,给它们带来了别的地方享受不到的利润,他们当然不会希望为了满足投机资本的诉求,而影响自己的利益。而且中国虽然不开放金融市场,但给美国打工还是很卖力的,真闹掰了,美国也没法再使用这个优质打工仔,通货膨胀更加无法抑制;再加上中国在此过程中也很识相,每隔一段时间,当美国人不满时,就跑去签一堆波音和农业的大单,也允许各种优质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让华尔街不收割,也能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或胡萝卜、或大棒,或主观优势,或客观条件,反正这种种因素汇集在一起,使得美国始终无法如愿逼中国打开金融市场,使中国同意资本自由进出。所以美国也就无法收割中国。 当然,现在这种局面,已经越来越无以为继了。美国再不收割中国,他自己就要爆了。但问题是,现在中国也已经不再是吴下阿蒙,强大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它不仅自身已经有足够的力量,来应对美国的分手威胁和战略压力,甚至还逐渐有了余力,冲出去瓜分美国抢夺收割全球的机会和份额——与美国那种制造危机趁火打劫地抢到做法不同,中国的方法更互利互惠,通常是某个国家经济危险了,中国就跑出去跟他谈合作,不过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不抄底该国优质产业,而只是让他们稳住经济后,拿自己赚到的钱或资源来源,最多再附加一点消化中国过剩差能,或者人民币结算的要求。 这种合作共赢,比美国那种强取豪夺好了不知多少倍,自然大受欢迎。而中国这种做法,也加剧了美国对中国的恨意——你自己不让我收割就够狠的了,居然我去收割别人,你还要捣乱! 只不过美国恨归恨,但也拿中国没什么办法。相反,因为债务越积越高,泡沫越来越大,美国收割世界的紧迫性越来越强——否则自己就要爆了。而中国,则在稳住根基,拒绝被美国收割的同时,拼命积攒实力。一旦美国爆掉,全球大萧条来临,中国不仅要自家幸免,还要趁着这个机会,冲出去救那些被美国拖累的国家。 这也是美国最担心的。也是美国最害怕的。但这一切,美国无力阻止,也必须经受。40多年来,美国利用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通过美元潮汐,一遍又一遍地收割全球。大家明知其恶,但却又无可奈何。而现在,世界终于迎来了反抗美元收割的希望——这就是中国。经过几十年的筚路蓝缕,中国终于积蓄出了足以抗衡美国的实力,它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不被收割,现在也逐渐开始有能力,阻止美国收割其他国家。 而一旦美国再也无法收割世界,或者收割不到足够的资产,美国金融帝国的属性就要逐渐褪色。在产业空心化无可逆转的大背景下,随着金融霸权褪色到一定程度,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也就会轰然倒下。 但这一点不值得我们惋惜,相反,我们更应该为此感到开心——因为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充当了美国收割全球的头号帮凶,过去四十年,全世界的财富都一直被这张薄薄绿纸狠狠收割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削弱它的地位——把这张绿纸抵御在国门之外不是结果,我们最终目标,是将这张绿纸赶回美国国内,让它彻底丧失全球生命力!因为,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一开始就生于不义,所以,最终它必须死于耻辱! 不过,毫无疑问,美国是不会坐视美元崩溃的。虽然它现在似乎没有办法戒掉美元滥伐的恶习,没有办法阻遏美元信用的缩水,但它却可以通过阻遏其他货币的崛起,来巩固自己的美元霸权——反正只要没有其他的世界货币出来,那么美元再烂,大家也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用它——毕竟世界总不可能回到金本位吧。 所以,阻遏人民币国际化,乃至于绞杀作为人民币支撑的中国经济,就成为美国必须要做的事。不扼杀中国,那美国现在这套全球吸血的模式,迟早会玩不下去。而美国的这种绞杀诉求,和中国的反绞杀需要,也构成了中美关系的主旋律。往大家的切身利益来说,这种搏杀,也跟我们股市乃至楼市接下来的走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Shopwoon·2021-04-24
Shopify年GMV增长96% SHEIN拓展宠物用品
1、亚马逊收购Shopify竞争对手Selz据外媒报道,亚马逊已完成对澳洲初创公司Selz的收购。据悉,Selz是一个SaaS模式的电商服务平台,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在线商店的平台服务,类似于Shopify。Selz在公司博客中宣布了这笔交易,而亚马逊发言人也证实了这一收购。2、亚马逊卖家被要求为产品购买保险日前,有亚马逊卖家称收到平台邮件提示,根据与亚马逊的销售协议的要求,平台希望卖家为通过亚马逊商店销售的产品提供责任保险证明,并且需要卖家在2021年3月15日前回复。据悉,销售协议第9条规定,在连续三个月的销售总额达到10000美元之后的30天内,卖家需要购买并维持至少100万美元的商业普通保险,附加责任险或超额责任险。据悉,此次并非所有卖家都收到邮件。对于卖家,如果购买保险,则面临着运营费用的支出增加;对于买家而言,卖家有商业保险会进一步提升购物体验,为此政策买卖双方都可以分担起部分风险的作用。3、亚马逊将在墨西哥和印度启动数字货币项目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将启动一个数字货币项目,该项目首先会选择墨西哥市场,之后将拓展到印度。据悉,该数字货币项目将完全专注于新兴市场的支付服务,针对印度市场,来自本土新兴及外资平台的竞争促使亚马逊推出几项支付服务,比如端对端支付计划等。4、TikTok或将在美国开放直播购物功能 进军电商市场据外媒报道,TikTok计划推出新功能,开拓美国电子商务市场。新功能包括允许TikTok最受欢迎的用户分享产品链接,并赚取销售佣金。此外,TikTok或将全面开放直播购物功能。5、沃尔玛Q4亏损近21亿美元最新财报显示,沃尔玛第四季度亏损近21亿美元,远不及预期。该公司报告期内营收1520.8亿美元,市场预期1484.6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416.71亿美元,同比增长7.3%;净亏损20.08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录得净利润为42.94亿美元;全年营收近5600亿美元,增长350亿美元。据悉,第四季度中,沃尔玛美国同店销售额增长8.6%,电商销售额增长69%;沃尔玛旗下山姆会员店同店销售额增长10.8%,电商销售额增长42%;会员收入增长12.9%。6、Shopify财报:2020年营收增长86%GMV增长96%Shopify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在2020年的总收入同比增长86%至29.295亿美元,GMV同比增长96%达到1200亿美元。其中,第四季度营收9.777亿美元,超过市场预期的9.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3.6%;第四季度GMV超过410亿美元,同比增长99%。7、Shopee扩大马来西亚物流基础设施 将引入次日达服务东南亚跨境电商平台Shopee表示已扩大在马来西亚的物流基础设施,并计划通过综合运输服务Shopee Xpress为马来西亚的Shopee Mart业务引入次日达服务。在马来半岛,中午12时前在Shopee Mart下单的用户有望实现第二天收货。8、SHEIN进军宠物用品市场SHEIN开始进军宠物用品市场了,目前以宠物服装、饰品为主,辅以猫狗背带、剃毛器、玩具等用品。据悉,以快时尚女装起家的SHEIN,在此之前已将类目扩充到男装、美妆、家居等。资本风向1、跨境电商SaaS服务商易仓科技完成4000万美元B轮融资易仓科技已于日前完成4000万美元B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投资机构eWTP、Paradox LP德国财团、CCV创世伙伴领投,老股东五岳资本N5Capital超额跟投,浅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据悉,所融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团队建设等方面。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年内,易仓科技已经接连完成两轮融资,金额共计超5000万美元。此前,易仓科技还曾获得由五岳资本领投、真格基金跟投的近千万美元A轮融资。2、跨境电商SaaS企业“船长BI”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船长BI”(Captain BI)已于日前完成了近1亿元的A轮融资,由钟鼎资本领投,老股东同创伟业持续加注,纵腾集团跟投,山景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船长BI是一家跨境电商SaaS企业,主要为亚马逊平台上的中国卖家提供运营、财务、CPC广告、CRM管理、FBA库存等数据智能分析服务。3、华贸物流拟收购佳成国际70%股份华贸物流2月19日晚间公告称,拟收购佳成国际70%股份,预计交易金额约5.4亿元。公告显示,华贸物流将佳成国际定位为公司跨境电商物流板块的经营平台,逐步导入相关资源,支持其成为跨境电商物流龙头企业。佳成国际成立于2005年4月,是集国际速递、国际货运、跨境通关、跨境集运、跨境仓配于一体的综合型国际物流公司,为跨境电商中小商家提供多口岸、多干线的全球跨境物流服务。2020年年底,佳成国际总资产为3.77亿元,净资产为2.32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2.03亿元,净利润约4580万元。4、极米科技登陆科创板 发行市值约66.87亿元智能投影设备公司极米科技于2月19日开启申购,申购代码为787696,科创板IPO发行价格为133.73元/股,对应的发行市值约66.87亿元 。到目前为止,公司共获得7轮融资,得到芒果传媒、百度投资、经纬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的加持。据悉,极米科技从2016年7月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在跨境电商领域,主要布局的平台包括亚马逊、阿里速卖通、海外官方商城及其他B2C平台。境外线上B2C模式的销售额不算高,但是占比已从2018年的0.7%提升至1.07%。截至目前,极米科技已经在布局日本、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海外营销1、谷歌广告Google Ads将全面修订成人广告内容谷歌近日宣布,自2021年3月29日起,预计用4个星期的时间完成对Google Ads中成人广告政策的“全面修订”。新政策将围绕包含性暗示的直播、线上聊天、RPG游戏(角色扮演游戏)和性暗示主题和内容的聚会。谷歌表示,平台不会下架成人广告,但是会加强监管,广告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从事成人用品及相关服务类型产品、衍生产品的跨境卖家需要留心Google Ads的政策变动。2、Twitter开发订阅产品 以减轻对广告业务的依赖Twitter目前正开发一款订阅产品,以缓解公司对广告业务的依赖。据悉,目前Twitter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针对性广告,即给特定用户群体投放广告信息。eMarketer的数据,Twitter自2020年来的广告业务增长缓慢,落后于Facebook、Snapchat等竞争对手,且在全球数字广告市场中所占份额仅达0.8%。3、Reddit估值达60亿美元2021年1月下载量超660万据华尔街日报消息,美国社交媒体网站Reddit在新一轮估值中价值翻倍,达到60亿美元,主要原因是该社交媒体公司在疫情期间用户量大幅增加。此外,根据Sensor Towe的数据,Reddit在2021年1月的全球下载量达到660万,而这个月也成了Reddit有史以来安装量最多的月份。4、Facebook将在全球范围内限制澳大利亚出版商的新闻链接Facebook宣布将不再允许澳大利亚出版商和用户分享或查看新闻链接,以回应澳大利亚政府的拟议媒体法。根据新的立法,澳大利亚政府要求谷歌和Facebook等在线平台向新闻媒体付费。Facebook表示,为响应新法律,已决定限制澳大利亚出版商和用户分享和查看新闻内容。跨境支付动态昆仑万维旗下Opera在欧洲推出在线支付业务“Dify”Opera宣布在欧洲推出一款名为“Dify”的金融科技服务产品。用户在使用Opera浏览器访问电商网站购买商品时,可以通过内置的“Dify”钱包应用程序进行线上支付,并获得购物返现。据悉,2020年1月,Opera收购了爱沙尼亚的金融服务公司Pocosys,并在2020年7月宣布投资Fjord银行并达成收购协议,随后在2020年9月加入了欧洲新兴支付协会。目前,Dify服务已经在西班牙推出,未来还会拓展至更广泛的欧洲市场。海内外政策1、泰国今年9月起将向外国互联网运营商征收增值税从今年9月1日开始,泰国将向所有提供线上服务、年收入超过180万泰铢(约合38.7万元人民币)的“外国企业”收取7%的电子服务增值税。受这一税收新规影响的企业包括:影视游戏制作公司和在线服务平台等。而在泰国落地的国际互联网巨头,包括苹果、谷哥、脸书、奈飞、油管、抖音等,都要缴纳增值税。2、拜登宣布维持对华关税当地时间2月18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接受采访时称,现阶段将维持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的关税,希望中国继续履行承诺,美国将评估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向前走。另外,美国商会17日发布的《了解中美脱钩》报告显示,美中全面脱钩将给美国带来数千亿美元的巨大损失,美国航空、半导体、化工、医疗器械等行业将遭受重创。行业数据1、62%亚马逊卖家2020年营业利润实现增长Jungle Scout近日发表的《2021年亚马逊卖家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亚马逊卖家2020年的店铺营收同比实现增加,62%的卖家2020年的营业利润较上年有所增长。根据Jungle Scout对5000多名亚马逊卖家的调研,2021年,卖家仍会继续投资亚马逊平台,但66%的卖家表示由于平台竞争激烈,“价格战”在所难免;同时,62%的卖家表示担心亚马逊将上调广告费用。此外,39%的卖家表示计划在2021年入驻沃尔玛、Shopify、Instagram、Target以及其他平台。你可能还关心的事1、小米成为俄罗斯在线销售量最高的手机品牌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公司的研究显示,小米已经超越三星和苹果,成为俄罗斯2020年第四季度在线销售量最高的手机品牌。据悉,2020年第四季度,俄罗斯智能手机总销量同比下降11%,但随着疫情严重,网络销售在市场上的占比持续上升。2、vivo将进军罗马尼亚和捷克市场 计划在2021年覆盖12个欧洲国家手机品牌vivo近日通过线上发布会宣布进入罗马尼亚和捷克两个市场,继续扩大欧洲市场布局。据悉,继2020年宣布进入欧洲六大国家,vivo计划在2021年覆盖超过12个欧洲市场,以进一步扩大欧洲市场布局。vivo还计划在2021年上半年进入塞尔维亚和奥地利市场。3、印度电商Flipkart将扩大Flipkart Plus项目和食品日杂业务Flipkart首席执行官表示,2021年将扩大Flipkart Plus项目、加强在食品杂货领域的价值主张,并投资科技和基础设施领域。Flipkart母公司沃尔玛国际(Walmart International) 总裁McKenna表示,尽管新冠疫情带来了挑战,但去年沃尔玛印度的Flipkart和PhonePe业务表现异常出色。
Shopwoon·2021-02-23
三部委:4月26日起,出口非医用口罩应符合中国或国外质量标准
4月2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2020年第1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的公告。据公告表示,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特殊时期,为更有效支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进一步加强防疫物资质量监管、规范出口秩序有关措施。自4月26日起,出口的非医用口罩应当符合中国质量标准或国外质量标准。具体公告如下:一、加强非医用口罩出口质量监管。自4月26日起,出口的非医用口罩应当符合中国质量标准或国外质量标准。商务部确认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清单(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网站www.cccmhpie.org.cn动态更新),市场监管总局提供国内市场查处的非医用口罩质量不合格产品和企业清单(市场监管总局网站www.samr.gov.cn动态更新),非医用口罩出口企业报关时须提交电子或书面的出口方和进口方共同声明(参考附件1),确认产品符合中国质量标准或国外质量标准,进口方接受所购产品质量标准且不用于医用用途,海关凭商务部提供的企业清单验放,对不在市场监管总局提供的企业清单内的,海关接受申报,予以验放。对4月26日之前已签订的采购合同,出口报关时须提交电子或书面的出口方和进口方共同声明(参考附件1)。二、进一步规范医疗物资出口秩序。自4月26日起,产品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的出口企业,报关时须提交书面声明(参考附件2),承诺产品符合进口国(地区)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海关凭商务部提供的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生产企业清单(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网站www.cccmhpie.org.cn动态更新)验放。以上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措施将视疫情发展情况动态调整。附件:1.出口方和进口方共同声明(中英文)2.出口医疗物资声明(中英文)
Shopwoon·2020-04-26
海关严查!口罩出口包装要注意5点!美国、加拿大卖家看过来!
海关严查民用口罩!合格包装要注意这5点!1.包装上,一定要有“非医用”的标示不管你是中文,还是英文,日文,法文,德文……什么外文都行,必须要标,不标就是中性产品,扣货处理,另外必须是印刷的,纸贴的无效!2.民用(非医用)的包装上不要出现FDA标志  3.CE和KN95是可以印上的,只要对应技术标准是非医用的就行了4.合格证上要有以下主要信息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产生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日期、技术标准、材质、产生厂家等信息必须齐全(不管你是中文,还是英文,日文,法文,德文……什么外文都行,另外必须是印刷的,纸贴的无效)5.包装必须要以可以零售包装为标准,不可以是简陋的散装要么是规范的彩袋,要么是规范的纸盒。没有其他可商量的余地。只要以上5点内容做好,可保你出口无忧!当然必须要是货真价实的产品!海关出口医疗物资监管新政策商务部 海关总署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0年第5号《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以下简称“5号公告”)自4月1日起,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的企业向海关报关时,须提供书面或电子声明,承诺出口产品已取得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海关凭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验放。上述五种医疗物资,属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管理的医疗器械,具体类别如下:(二)海关总署2020年第“53号公告”(以下简称“53号公告”)自4月10日起,对“6307900010”等海关商品编号项下的11类医疗物资实施出口商品检验,共涉及19个HS编码。需要注意的是,“53号公告”中的11类医疗物资中,有4类与“5号公告”重合(”5号公告”中的5类医疗物资中,检测试剂此前已实施卫生检疫审批)。政策解读1.海关对于“53号公告”规定的11类出口法检医疗物资,采取验证管理方式,“不实施产地检验,无需电子底账,不走e-CIQ系统”,企业可正常申报报关单。2.“53号公告”中涉及的19个HS编码商品中,医用的才需要实施出口商品检验。对于是否属于医用物资,海关监管时根据商品本身特征而非申报用途进行判定。判定标准详情请参见:我国和国外部分国家(地区)防疫医疗物资标准和主要项目(第一版)链接:http://sjs.customs.gov.cn/sjs/zcfg56/2963129/index.html?from=groupmessage海关最新监管措施1.加强监管措施“53号公告”是海关针对医疗物资的监管措施,不涉及非医疗物资,因此,申报系统中未对“53号公告”中的19个HS编码商品设置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条件。海关采取电子审核加人工审单的方法处理“53号公告”涉及的申报单证。(1)对“5号公告”所列(含公告后续调整所列)的5类医疗物资,企业向海关报关时,须提供书面或电子质量安全承诺声明和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还须提供药监部门出具的出口销售证明。(2)对“53号公告”所列“5号公告”以外的7类医疗物资,企业向海关报关时,应当提供医疗器械产品注册(Ⅲ类/Ⅱ类医疗器械)/备案(Ⅰ类医疗器械)证明和质量安全承诺声明。对无相关证明和承诺声明的,海关将实施严密监管。(3)对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发货人还应当申请卫生检疫审批,凭《入/出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单》通过单一窗口报检,经海关检验合格后,获得电子底账,报关时填写电子底账帐号。(4)对出口法检医疗物资,建议企业在报关单商品名称栏填报用途,并注明是否医用,检测试剂注明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用。海关将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和企业质量安全承诺声明进行严格审核,重点审核是否存在缺失、冒用、伪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的情形,核对证书编号是否与国家药监局网站是否一致。2、严格现场查验海关现场查验部门根据布控指令实施查验,对发现异常的实施彻底查验,必要时抽样送有资质的实验室检测。出口法检医疗物资应当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要求,对进口国(地区)无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应当符合我国质量安全标准。详情请参见:部分国家(地区)防疫物资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第三版)链接:http://sjs.customs.gov.cn/sjs/zcfg56/2951967/index.html3、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海关对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出口防疫物资依法依规实施快速处置;对发现企业有出口防疫物资伪瞒报、夹藏夹带、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等违法行为的,依法依规进行严厉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地方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企业的违法情况将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并将作为海关风险管理和信用管理的重要依据;海关将相关信息共享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由有关部门对海关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企业关心的问题答疑Q:疫情初期,由于国内口罩等医疗防疫物资产量低无法满足防疫需求,一些企业响应国家的号召,紧急购买设备生产口罩等疫情防疫物资,当时省级药监部门临时批准了医疗器械应急注册证书,相关企业陆续投产并生产出大量的口罩等医疗防疫物资,为成功抗疫作出了贡献。如疫情期间获医疗器械应急注册证书的企业未在国家药监局网站公布的企业名录内,能正常出口吗?A:海关进行单证审核时依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企业名录进行验证。据了解,部分省份通过快速审批程序,已将前期获应急/临时注册证书的企业维护进国家药监局网站公布的企业名录,相关企业可以出口。相关详情企业可咨询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Q:企业和个人如何根据商品本身特征判定医用/非医用?A:同用途的防疫产品其技术要求不同、适用范围也不同。一是可以利用外观与包装信息进行区分。正规途径销售的防疫产品的最小单元包装上应该有商品名称、执行的标准和防护等级等信息,这些商家明示的信息可以作为一个分辨点。以口罩为例,如商品名称中带有“医用”或英文“surgical”“Medical”等字样的,一般可判定为医用口罩;二是可以根据适用标准进行区分。医用/非医用产品适用不同的标准和认证要求,企业和个人可根据产品外包装或生产者提供的检测报告或证书上的产品适用标准和认证信息来进行判断。Q:医用消毒剂如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如何实施出口商品检验?A:如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应按原有要求实施产地检验(如属于危险货物的还需实施危险货物包装检验鉴定),同时按照“53号公告”要求实施口岸检验。加拿大卫生部发布临时措施:放宽个人防护设备、消毒剂、洗手液及拭子准入要求为限制COVID-19扩散,2020年4月14日,加拿大发布通报号为G/TBT/N/CAN/609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基于当前对洗手液、消毒剂和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防护服等)以及拭子等产品的空前和迫切需求,加拿大卫生部采取一项临时措施,对可能不完全符合当前法规要求的产品提供便利通道。在加拿大,消毒剂被归类为非处方药物;洗手液按成分分为天然保健品(NHPs)或非处方药;I类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和防护服)和拭子在加拿大按照医疗器械监管。临时措施是什么?虽然这些产品通常有相关的监管要求,例如许可证和双语标签。加拿大卫生部将根据这一临时措施允许某些产品在加拿大销售,包括:● 已获授权在加拿大销售但不完全符合加拿大卫生部要求的产品(例如,只有英文的标签、与已获授权不同的包装)● 未获授权在加拿大销售、但在具有类似监管框架和质量保证的其他立法授权或注册的产品此外,加拿大卫生部正在加快产品的批准,以及与这些类型产品相关的企业和经营场所许可。针对该项临时措施供应商和进口商,有哪些便利途径?● 现时持有药品企业许可(DEL)或经营场所许可(SL)的进口商,进行与本措施所涵盖的洗手液及消毒剂有关的活动,须提前通知加拿大卫生部将进口产品,并保留记录,以便需要时及时进行产品召回。● 目前没有DEL或SL的国内公司进行与本措施所涵盖的洗手液和消毒剂有关的活动,可向加拿大卫生部提交快速审查申请。● 目前没有消毒剂或洗手液药品标识号(DIN)或天然产品编号(NPN)的国内公司可向加拿大卫生部提交快速审查申请。● 有关COVID-19的第 I类医疗设备的医疗器械企业许可证(MDEL)的申请,可使用加拿大官网的MDEL Application Form (FRM-0292) 提交快速审核。● 进口或生产不太符合现行的法规管理要的医疗器械,可以向[email protected]提交申请。
Shopwoon·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