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云商跨境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在亚马逊选品的思路及方法,让大家在选品上面不再那么的迷茫。思路主要分为:明确需求、确定市场、市场调查、产品差异化、科学使用选品工具。
先明确选品思路
1、明确需求
一个店铺运营站需要对自己的店铺有足够充分的了解,大到店铺的资金状况,小到每个listing的细节,只有在了解店铺的情况下,卖家才能明确自己的选品需要。
如果店铺里大多是低价格薄利润的产品导致店铺利润率太低,那就需要开发几款高价格高利润的产品来支撑店铺的盈利能力。
如果店铺里流量太少,listing没有浏览量,那不妨开发几款低价引流产品,这样的产品可能不是店铺的利润来源,却能给店铺带来巨大的流量,从而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
除了要明确店铺的需求外,卖家还要仔细核算自己的资金现状,开发产品到后续的一系列推广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开发产品的前提是资金的正常周转。
选品作为一个店铺的战略性决策,需要考虑到店铺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品牌营造等多个因素。若是垂直化的店铺,就需要在同一个大类目里面进行产品开发;若是非垂直化店铺,就需要根据公司下一步布局点进行产品开发。
明确店铺需求,公司需求,才能对自己改选怎样的产品有个初步的认知。
2、确定市场
大致确定了产品方向后就需要在大方向里面进行市场细分。根据受众的不同,每个大的市场都可以被分割为许多个小市场,这其中每个小市场的用户群体和消费需求都各不相同,卖家需要在细分后的小市场中确定自己将要进入的市场,这个过程同样是复杂的。
卖家可以合理运用Google Trends,Google Correlate,Google Shopping Insights,Ahrefs等对市场需求和特征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市场,到这一步,基本就确定了产品的类型和小类目。
3、市场调查
确定市场后,依据关键词搜索排名和BS排名确定10-20条做的最好的listing,将这些listing的卖点,价格,销量,上架时间,review做一个系统的调查和总结。
考察产品质量。这款产品有哪些卖点,哪些痛点,客户差评是偏主观,还是客观存在问题,后期能否通过优化产品避免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从卖点和review中找到答案。
考察市场容量。销量最好的前几个竞争对手月销是多少,有没有占据所有市场,是否还有空间可以进入?一般来说美国站月销过1000就说明这个产品市场容量足够大,应该有进入的空间,欧洲和日本月销能达到500左右即可。
考察市场竞争。看前几名的listing里面有没有上架时间久,销量超高,review好几千的大卖家,这样的卖家一旦进入一个市场,打的就是吃大头的主意,其他小卖只能吃点大卖剩余的流量。如果市场调查中发现有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那建议还是重新选择一个产品,否则就只能选择在大卖的压力下苦苦挣扎了。
4、产品差异化
经过以上3个步骤,基本上就能确定好产品了,下一步就要考虑产品差异化的问题了。
从上面市场调查的过程中,卖家应该对这个产品的市场现状有了足够的了解,这个时候,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更具优势,就需要作出差异化的选择。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差异化需求,或许是产品升级,或许是配件优化,或许只是简单的一个电源线加长,总之,差异化的最终目的是让你的产品具有其他产品没有的优势,从而更能吸引客户的眼光,提高转化率。
5、科学使用选品工具
选品最重要的是要有数据的支撑,如果没有数据参考,选品会变成一项艰苦的工作,如果可以更好的结合选品工具,那么必定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6、总结
做好上述4点,基本就能选出一个符合要求的产品,但这款产品能不能推起来,需要多久才能推起来是不得而知的,亚马逊选品不仅仅是选出一个产品这么简单,而是要对这个产品进行闭环的监测,从中总结出市场规律为下一次选品做准备,这才是最重要的。
选品方法
1. 量大是致胜的关键。这是我经常给我们孵化营的同学们强调的一句话。如果在选品上,你没有看过并从心底认真分析过几百上千个产品,你觉得的难根本就是众说纷纭下的从众病和懒惰罢了,这病你自己治。认真分析过上千款产品之后,即便很难的选品也会逐步有了思路和眉目。量大是致胜的关键,量变达到质变,选品才会有结果。我自己曾经亲自选品近8000款,而且在各个平台上一一卖过,然后再逐步筛选淘汰,沉淀出来我们自己亚马逊运营中的几十个SKU,先做大再做小,先做泛再做精,经历过之后你会更笃信这看似简单和繁杂的路径才是选品的捷径。
2. 不要轻视小物件、冷物件。日常生活中的针头线脑卡纸扣针,工具应用的(刀舷钻矛)等等,普通到你都忘了它,冷门到你从来没听过的,都可能是市场。选品,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数据为依据,只要平台数据显示有满足你当下运营预期的销量,只要在当前市场的价格之下核算之后利润还不错,就值得你去关注。不轻看任何产品,因为,就像我经常强调的那句话,做卖家,我们只有一种理想--赚钱,只要能为你带来盈利,这个产品就值得珍惜。很多时候,我们经过一番折腾之后,往往终于会沉下心来回到自己身边的熟悉的普通的事物,然后,生活回归平淡,却也真实幸福。于生活,如此,于选品,也同样如此。
3. 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及我在日常线下课程中反复讲到的十二字选品底层思维:刚需致胜,田忌赛马,远离侵权。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三个角度,选品成功的几率也就大大提升了。